项目计划评审时的36个检查点
在多次的运行检查中,发现很多项目的计划存在一些共性问题,根据这些问题,归纳出来36个检查点供大家参考.
1   是否定义了项目的组织结构? 
2   是否定义了每种角色的职责? 
3   PPQA是否有独立的渠道和高层沟通? 
4   如果有客户或客户代表的参与,是否定义了他们的职责? 
5   是否定义沟通了机制?(和客户的,和其他外部和伙伴的,内部成员的,和上级的,和其他项目组的) 
6   是否定义了度量数据、各种报告的报告机制? 
7   是否定义了问题解决机制? 
8   是否记录了选择生命周期模型的理由 
9   是否划分了开发过程的里程碑? 
10   是否定义了每个里程碑的结束准则?结束时间? 
11   是否记录了选择某种估算方法的理由? 
12   是否记录了借鉴的历史数据? 
13   是否估计了系统的规模? 
14   是否估计了系统的工作量? 
15   是否估计了成本? 
16   是否识别了项目的风险? 
17   对于风险的描述是否详细而明确? 
18   是否量化了风险的可能性、后果、时间区间与优先级? 
19   是否对每个风险定义了缓解措施或者应急措施? 
20   是否识别出了项目的关键路径? 
21   是否每个人的工作量都饱满了? 
22   是否有资源超负荷的情况? 
23   是否明确识别了管理缓冲时间? 
24   管理缓冲时间是否合理? 
25   是否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分配了任务? 
26   是否每个任务的颗粒度比较均匀并控制在10人天以内? 
27   是否明确识别了管理类的任务? 
28   是否明确识别了集成类的任务? 
29   是否明确识别了培训任务? 
30   是否明确识别了评审活动? 
31   是否明确识别了计划修订的任务? 
32   是否明确识别了采购的任务? 
33   是否定义了工作量、进度、质量、规模、成本偏离的控制阈值? 
34   是否识别了本项目的交付物? 
35   是否识别了每种交付物的管理方法? 
36   是否定义了参考的资料,输入的资料,工作产品的管理办法?